徐州綠色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電話:0516-83703886
傳真:0516-83703886
手機:17712151496
地址: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高鐵時代廣場3號樓
并非所有研究都認為水產動物可以有效地利用合成氨基酸,而且即使針對同一品種,結論也不相同。Pongmaneerat等(1993)的研究表 明,在鯉魚的無魚粉飼料中添加賴氨酸、蛋氨酸和蘇氨酸對提高飼料的蛋白質和能量沉積量沒有幫助。Aoki等(2000)和Taka-gi等(2001)研 究指出,真鯛不能有效地利用合成氨基酸。Sveier等(2001)的研究顯示,在飼料中添加L-Met對大西洋鮭的生長性能沒有影響。同樣,對于甲殼類 動物也有類似的報道。麥康森(1987)研究認為,在中國對蝦飼料中添加氨基酸反而會抑制其生長。Teshi-ma等(2004)和Alam等 (2004、2005)都通過試驗證明日本沼蝦不能很好的利用合成氨基酸。
導致合成氨基酸應用效果差異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氨基酸需求量標準的缺乏。相對于畜禽,關 于水產動物氨基酸需求的研究報道很少,僅對部分品種的幾種限制性氨基酸(如Lys、Met、Arg)的需求量進行了初步研究,且結論不統一,缺乏全面性和 系統性。以尼羅羅非魚為例,NRC(1993)標準中賴氨酸的需求量僅為1.43%,而以尼羅羅非魚肌肉氨基酸模式確定的賴氨酸需求量為1.66%。 Furuya等(2004)以尼羅羅非魚肌肉氨基酸模式為依據,在無魚粉的飼料中通過添加蛋氨酸、賴氨酸和蘇氨酸使氨基酸水平平衡,其生產效果與添加魚粉 組相同。隨著合成氨基酸的生產工藝日漸完善,成本逐漸降低,對水產動物氨基酸需求的研究將更有助于推進合成氨基酸在水產飼料中的應用,通過在飼料中補充合 成氨基酸達到理想蛋白模式,提高蛋白質利用效率,從而緩解蛋白資源緊缺的現狀。
版權所有:徐州綠色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備案號:蘇ICP備15054842號
聯系人:王經理 電話:0516-83703886 手機:17712151496